古蓉蓉高二英语学习笔记
古蓉蓉高二英语,一起学习与交流
古蓉蓉高二英语,一起学习与交流
这不正是摩擦起电吗?还记得刚开始学电学的时候,我们就学过“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,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是负电荷”。
至于电荷的来历,我们知道,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,而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。摩擦过程中发生电子转移,使一物质电子增多(带负电)而另一物质电子减少(带正电)。当积累的电荷比较多,突破临界电压时,物质就会出现放电现象。人类正是从摩擦起电开始来认识电现象的。裤子上带电,多半也是在穿或者脱裤子的时候,才会看到比较剧烈的放电现象,因为这个时候的摩擦最剧烈。
比较有趣的是摩擦是不分季节的,但为什么静电现象在冬天会比较常见呢?主要有两方面原因:一是冬天外套含有大量化纤成分,这些物品与毛制品摩擦更易起电;二是冬天空气干燥,而夏天空气湿润。湿润的空气会使衣服也相应湿些。湿润的空气和衣服利于电荷转移,电荷积累不到一定的数量,电压不够,是不会出现放电现象的。